刊名:城市发展研究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006-3862
CN:11-3504/TU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2.086643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热词:
中彩页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思路与框架体系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体系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与情感态度
1.5.2 研究内容的复合性
1.5.3 研究尺度与区域的独特性
2 相关概念与支撑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收缩城市
2.1.2 精明收缩
2.1.3 协调发展
2.2 支撑理论
2.2.1 人口转变理论
2.2.2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2.3 系统论
3 陕西省收缩城市的识别与分类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指标选取与识别方法
3.4 陕西省收缩城市识别及其时空演化
3.4.1 陕西省收缩城市的识别
3.4.2 陕西省收缩城市的时空格局与类型划分
3.4.3 陕西省收缩城市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4 陕西省收缩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4.1 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综合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4.2 陕西省收缩与非收缩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4.3 陕西省收缩城市耦合协调评价结果验证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陕西省收缩城市协调发展建议
5.2.1 采取积极态度,鼓励精明收缩
5.2.2 改善基础设施,适应人口转变
5.2.3 找准城市定位,转变产业模式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文章摘要:从地理学视角来看,收缩城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框架内的一个横跨城市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等分支的复杂概念,于上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问世。在收缩城市现象发生初期,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其只存在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然而随着收缩城市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人们逐渐意识到收缩城市的广泛性与普遍性。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世界上平均每4座城市中就有1座正在收缩。国内学者对收缩城市开启一系列相关研究后也发现,我国的城市收缩现象已存在多时,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并不能掩盖国内大部分地区正在发生的城市收缩。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核心区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龙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内部发展差异巨大、人口流动分异显著、城市化水平尚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本文将陕西省107个县级行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普查数据识别陕西省收缩城市,并对其进行类别分析、时空格局与关联性分析、耦合协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陕西省收缩城市乃至全省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本文采用2000、2010和2020年陕西省县级行政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对陕西省县级行政单元进行了收缩城市识别,分析了陕西省收缩城市的时空格局、类别、空间关联特征以及耦合协调特征。研究发现:(1)陕西省收缩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到2020年已占城市样本总数的67.29%,收缩不仅发生于县域行政单元也同样发生于规模较大的县级市乃至地级市辖区。(2)陕西省收缩城市无论在数量、收缩强度还是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均十分明显。(3)陕西省无论收缩还是非收缩单元的常住人口流动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特性,收缩城市主要体现为L-L型与L-H型集聚。(4)陕西省收缩城市人口发展-经济产业系统始终处于轻度失调且耦合协调状态存在下降趋势,收缩与非收缩单元协调水平差距逐渐拉大,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呈现出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耦合协调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陕西省县级行政单元的系统耦合协调度与城市综合发展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终,本文从精明收缩、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产业发展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陕西省应对城市收缩的对策与建议,总结了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期待后续的收缩城市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本土化成果。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csfzyj.cn/qikandaodu/2022/0928/1161.html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 | 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 城市发展研究版面费 | 城市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城市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